首页

优美之家美女踩踏

时间:2025-05-30 05:13:31 作者:闽南民俗迎端午 泉州雨中“嗦啰嗹” 浏览量:52500

  中新网泉州5月29日电 (记者 孙虹)铺兵踏着醉步、旗手执旗高呼、花婆手提花篮……29日,泉州城南“嗦啰嗹”巡游队伍在大雨中一路走街串巷,为沿街商家、居民送去节日的祝福,不少游客积极参与到“铺兵”“旗手”“花婆”的表演互动中,现场欢声笑语不断。

  在当天举办的泉州市鲤城区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”——城南“嗦啰嗹”非遗活动现场,“嗦啰嗹”大旗开道,火鼎公婆、拍胸舞、驴探亲、五音队等表演队伍紧随其后,200多人的巡游队伍从泉郡后山宫出发,途经泉郡富美宫、万寿路、天后宫、德济门遗址广场等地,一路上载歌载舞,沿街喷洒雄黄酒。沿途不少商户、住户在门口设下“香案”,欢迎采莲队伍入内“采莲”。

5月29日,泉州市鲤城区举办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”——城南“嗦啰嗹”非遗活动。中新网记者 孙虹 摄

  “嗦啰嗹”也称采莲,是泉州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端午节民俗活动,其目的是禳灾驱邪,已有800多年历史,尤其在晋江安海镇保留得十分完整,至今仍在当地民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2008年,端午节(安海嗦啰嗹习俗)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。

  “‘嗦啰嗹’作为闽南传统端午民俗,包含祈求平安、消灾除病、驱邪纳福等美好寓意。”泉郡后山宫董事会负责人吴安龙介绍,端午时节是气候转换的一个重要节点,在农历五月,当地民众借由“嗦啰嗹”巡游活动,喷洒雄黄酒,并分发艾草、榕枝及香囊,以期达到消灾除瘟的作用,这个习俗在泉州城南也一直保留。

  “我们所喷洒的雄黄酒有着消毒杀虫的作用,分发的艾草、榕枝具有温经、祛湿、活血解毒等不同药用价值;香囊由中草药配制而成,具有疏风解表散邪、清气开窍等功效。”吴安龙说。

5月29日,“嗦啰嗹”巡游队伍在泉州天后宫载歌载舞。中新网记者 孙虹 摄

  据悉,本次活动由鲤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鲤城区委宣传部、鲤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、临江街道、鲤城区志愿服务总队联合举办。“希望通过举办类似的民俗活动,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保护‘嗦啰嗹’等传统民俗的队伍中。”临江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如是说。

  接下来,泉州鲤城区还将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活动,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,倡导文明新风尚;并推动“嗦啰嗹”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,提高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连几十块钱都要,落马贪官还向老板和公职人员卖鸡蛋

上海中心大厦商务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梅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知,该赛事最初只有几个国家的外籍选手参加,这几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。据介绍,仅2023年,该赛事就吸引了2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选手参加。

外籍人员在华支付越来越便利

杭州3月28日电(郭其钰)“杭州已出台智能物联、生物医药、平台经济等产业专项政策,如支持智能物联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最高奖励5亿元。”“杭州每年出让工业用地不少于1万亩,确保好项目不缺土地。”“杭州鼓励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,让助企惠企更精准。”

云南省迪庆州政府原一级巡视员杨正义被“双开”

“我们考虑对园区企业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,一方面,能减少各企业部分环保重复投入,降低生产成本,另一方面,经处理达标的中水返回上游排水企业使用,提高水资源利用率,缓解园区水资源缺乏状况。”孝义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探访浙江常山芳村古法木榨技艺

“抬头45度看天空,把扇子放低……”“眼神看我,倚着栏杆……”10时许,摄影师们的指挥声此起彼伏。记者发现,很多摄影师都是身兼多职,甚至同时服务几位游客。资深旅拍摄影师徐男说:“每天都在故宫南广场和店里来回往返,喝水吃饭的时间都很紧张。现在接的订单来自全国各地,还有一些国外游客也想体验当‘格格’‘阿哥’。”

第二届新疆文化艺术节美术系列展览开幕

据报道,朔尔茨访华团中还有来自环境、食品和农业、数字化和交通领域的三位部长,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德国有意在这些领域扩大对华合作,打造新增长点。而随着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中德有望进一步密切多领域合作。

相关资讯
首届海峡两岸优品电商购物促销活动在福建霞浦启幕

另一方面,有利于推动文化消费升级。当前,人民精神文化消费呈现需求多样化、内容创意化、体验沉浸化、媒介智能化、时空虚拟化等新趋势,亟待通过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,丰富文化消费总量、优化文化消费结构、提升文化消费质量。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,有助于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,促进高新技术广泛渗透到文化产业的生产、传播、消费、体验等各个环节,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并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容、新的形式,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文化消费需求。例如,通过应用裸眼3D、VR、AR互动体验等技术,为人们提供可知、可感、可触摸、可品鉴的沉浸式体验。促进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,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,将极大拓宽文化的传播途径。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影视制作日益丰富,不仅能拓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方式,还能激发全民文化消费活力。传统文化产品、同质化产品服务已难以满足Z世代消费需求,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,将创造更多体验式、沉浸式、互动式的新场景、新业态和新模式,提供更具个性化、智能化的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,不断满足年轻群体文化消费新需求。

热门资讯